我是誰?-讀張德芬《遇見未知的自己》

2016-08-13 16:58:13

完成瞭與真我的連接,接下來就是心想事成瞭,那被你吸引過來的,正是你的內心召喚的。”親愛的,外面什麼都沒有,隻有你自己。一切外在的事物,隻是你的內心向外的投射”

走出瞭困境的若菱在陽光明媚的房間伺弄著花草,她已經學會瞭坦然面對自己,美好的,陰暗的.當我們抵達"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境界,回歸到自己的本性,喜悅就像陽光一樣,不請自來瞭吧?

點評:

像這類尋找自我的書,到底值不值得一看?

有人說:這樣洋洋灑灑的十萬餘字,故事情節裡穿插著一些淺顯的心理學知識,講的也無非就是自我認知這一件事兒;這樣的書能暢銷,反映出來的問題是現在太多人缺乏自省的能力;一陣陣的迷茫困惑無處排解,便寄希望於此類的“靈丹妙藥”;稍微得到點兒啟發,就有恍然大悟,醍醐灌頂之感,遂滿世界宣傳,仿佛發現新大陸。跟著,便有人追捧。

我想說的是,這類書對於從未接觸過哲學及心理學的人來說,是不錯的入門讀物。倘若能通過這樣一本書為自己的心理和思考打開一扇門,就是一件好事瞭。

江湖深廣,相遇很難,相忘簡單。一切神秘美好的事物,是如何按部就班?

沒有過去,就沒有現在,也不會有將來。超越而不否認,也許是我們對待生命最大的誠懇。接納那滿心的苦與樂,承載那漫天的塵與花,如實地接受自己,站立在真實的大地。探索自己將會是冒險而奇妙的一個過程。你會得到又放下很多,你會進入又出離很多,你會認真又忽視很多,你會長大又天真很多。將滿心的祝福獻給我們的生活,獻給這個世界,無論它們豐盛還是衰敗,我們不畏懼,不悲傷,不放棄!隻要最後我們能真正地活出我們自己,我相信,世界一定會為之震動。我同樣相信,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勇敢而堅定地,完全活出他自己,一切的期待都將被達成,一切的美好,就此發生。

凡事都盡一份力,因為眾緣裡總要有我這個小因緣,凡事都看三分淡,因為眾緣裡我隻是一個小因緣。我們其實並不知道生命會以什麼形式來考驗我們,我們也不知道生命其實多麼用心良苦,又多麼精彩。

我想生命一定不僅僅是篇隨筆。

雖然大部分的時間裡,我們都是以隨筆的方式活著——去經歷,被觸動,生體悟,然後形成見地,再於內心記錄下經驗。我們可以接受生命的未知而不恐懼,可以進入生命的真實而不逃離,可以承受生命的缺陷而不否認,可以放下生命的錯誤而不遺忘。我們也許永遠也不能成為偉大的作傢,但是我們一定一直書寫和記錄著人生的隨筆,真實而自然。

然而除此之外,我相信每個人的生命裡,一定還有著他不可回避的命題。這個命題有時候很明顯,有時候又很隱晦。我們不能隻寫隨筆而拒絕命題作文,正如我們不能隻是觀心而不讓心去起作用。而且我漸漸相信,每個人生命的命題,都一定是他可以而且必須完成的,因為命題者正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