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曲循環還是隨機播放?

2016-08-13 16:59:08

文/人人6分

據說毀掉一首歌的最好方式是反復地聽,聽到吐;據說馬雲的兒子曾一度沉迷網遊,無法自拔,馬雲讓兒子改邪歸正的方法是,讓兒子去網吧三天三夜的玩,最後兒子回來後,想到遊戲就怕,可見“重復”的威力。

牢房裡,囚犯在警察的監制下,沒瞭自由,起床,吃飯,勞作,睡覺,起床,吃飯,勞作,睡覺,如此循環,當然覺得生活瞭無生趣,毫無新意。

這樣的生活,誰都怕。可是,如果我們好好想想,大多數人不正是過著這樣的日子麼?學生而言:吃飯,學習,如此循環;上班族而言:吃飯,上班,如此循環。我們生活在一個看不見的牢籠,就好像玻璃缸裡的魚,擠在一個變形扭曲的圓弧裡,做著圓周運動。生活看似自由無拘,似乎條條大路通羅馬,但可走的路卻屈指可數,所以,我們總在抱怨:生活如此單調不堪,哪裡才是幸福天堂。

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開篇就說:人生苦難重重。

我想,人生之所以苦難重重就是因為:歷史重復,季節重復,星期重復,萬物重復,我們的人生也在重復!而人又是個喜新厭舊的動物,哪裡經得起這般蹉跎。心理學上說成人的心理時間過得比孩童快是因為成人經歷多,接觸到的新鮮事物少,所以一年下來,總結起來,好像什麼都沒做,感覺總是在重復。也的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第一次”越來越少,忘記瞭第一次吃雪糕時的享受,忘記瞭第一次學會騎自行車的興奮,忘記瞭第一次一個人睡覺時的害怕,忘記瞭第一次戀愛時的羞澀……每一件事情,都無可避免地走向庸俗、無趣。經驗、知識帶給我們方便安全的同時,也讓我們陷入日復一日的麻木。

人生不可避免的,很多時候,會形成固定的模式。一天中, 你至少會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重復著你出生以來就做的事情:吃喝拉撒睡,其它剩下的時候就看你怎麼去折騰翻新瞭;人的一輩子,不出意外,按著既定路線:學習,工作,結婚,生子。有時候我會想:這個世界多麼可怕,似乎我是木偶,有根看不見的線帶著我安全地前進,未來撲朔迷離,可卻隱約可見。據說潘多拉盒子裡差點逃出先知,那麼,那一定是人類世界的末日。

但也有這麼些人的生活,像是隨機播放,處處有意外與驚喜。我有一個高中同學,奇葩到聞名全校。他唱歌不好聽,高音唱不上,中音老跑調,卻還自信滿滿地跑去參加校歌唱比賽。

那時高中英語課老師要求我們每人輪流在課前幾分鐘來個英語秀,幾乎每個同學都隻是找個搭檔做個簡單的英語對話敷衍瞭事,有次輪到他表演,他開篇就把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逗樂瞭——他上臺拿出一個自制的磁帶,放進收音機,卡嚓一聲播放,隻聽一個厚重的男低聲煞有介事地說:下面有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各種華麗贊美詞,自行腦補)的著名高音歌唱傢帕瓦xx(他名字)為我們帶來精彩獨唱, 然後,他開始鬼哭狼嚎起來,害得我們英語老師笑的喘不過氣來。

據說有次坐公交車,售票員讓他買票,他拿出公交證,售票員說:你的證是限坐2路和3路車的, 這是6路車。你猜他怎麼說,他竟然無恥的賣萌道:姐姐,2乘3不是6麼?最後我的這位同學被新加坡大學自主招生招去瞭,一路“丟臉”丟到國外,卻活出瞭一 個我想都不敢想的世界:在學校加入瞭樂隊,去北極看極光,跳傘,下深海潛水,蹦極……

當然,他傢境好,有經濟能力到處遊玩,但不可否認,他活出另一片天主要還是靠自己的勇敢與對生活的敏銳。他總是保持著一份好奇和熱情,有時候說出的話讓我驚嘆竟然還能有這種解讀,生活似乎每一天都是新的。

所以你看,是不是可以這麼說:盡管生活安排給我們的盡是枯燥乏味,但隻要我們保持一顆開放的心,一顆不受經驗困擾謙遜的心,一顆年輕勇敢的心,那麼我們同樣可以活出千姿百態的生活。萬法隨心造,人的主觀能動性給瞭我們選擇生活的自由,是抱怨單調的色彩,還是停下腳步,感受風的氣息?

吃飯的時候,不是敷衍瞭事,圖個飽,而是細細咀嚼,感受每一粒米飯的清香;睡覺的時候,不是數著羊,輾轉反側,而是告訴自己今天打算做個童話般的美夢,閉上眼,想像自己躺在無邊的草叢裡,青草腳踝,風緩緩地吹,蒲公英的種子跳著舞,蕩啊蕩,天上的雲慢慢地變化著形狀,好久才動一動,天藍成海,好像一觸摸,就要流動起來……即使是工作,也可以想像成一場遊戲,約見客戶,就像踩蘑菇,約完一個,踩死一隻。做完任務,就升級,獎自己個棒棒糖,哦,生活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