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不驚人死不休(100)彈指之間

2016-08-13 17:00:48

智慧:

    我們不快樂的原因之一,是不知道如何安靜地待在房間裡,心平氣和地與自己相處。——亦舒所有我們學習的東西,都是一塊敲門磚。你拿它一遍遍地敲擊知識殿堂的大門,你以為自己會看到什麼名傢、大師、神仙、上帝……但是最後從那門裡走出來的,一定是你自己。曾國藩的交友法則:“八交九不交”:『八交』勝己者;盛德者;趣味者;肯吃虧者;直言者;志趣廣大者;惠在當厄者,體人者。『不交』志不同者;諛人者;恩怨顛倒者;好占便宜者;全無性情者;不孝不悌者;愚人者;落井下石者;德薄者。安靜地看別人一夜成名或一夜暴富,然後平靜度過自己的一生。——@作業本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胡適人生需要看透,但不能看破。事情看透,你就明白該如何進行;人情看透,你就明白該如何相處;事情看破,你就不想做事瞭;人情看破,你就不想做人瞭。所以,隻要用點心,其餘隻是接受。要做到不去在意他人的言語很困難吧?嘴巴是別人的,人生是自己的。人生不必求全責備。草綠瞭,我們就享受那份綠;蟬鳴瞭,我們就聆聽那聲音;葉子黃瞭,我們就品味秋意;冬季裡,我們就欣賞雪景。我喜歡愛讀書的女人。書不是胭脂,卻會使女人心顏常駐。書不是棍棒,卻會使女人鏗鏘有力。書不是羽毛,卻會使女人飛翔。書不是萬能的,卻會使女人千變萬化。胸藏文墨懷若谷,最是書香能致遠。“柏格森時間”,又指時間純度:如果是全心投入,一段時間內聚焦於一件事情,效率、時間純度都會很高。如果心猿意馬,做事情的過程中,不斷開小差,或者思想天馬行空,或者人去喝喝茶、走動走動、看看網頁、聊聊天,人為把整塊時間切割成碎片,那是純度較低的註水時間。這個世界上,太多人聰明又努力,有趣且寬容待人。這個世界上,太多事簡單又可愛,追捧者眾多。這個世界上,太多的機會,隻要不停地學習和努力就不會被遺忘。青春不奮鬥一回過上喜歡的生活,幸福感都沒有那麼強。要知道奮鬥總是難免的,你又何必苦大仇深?——當我有勇氣向過去說出再見,我相信未來會慷慨地給我一個“你好”。

觀點:

    @折花哥:民企除瞭保大面積就業,對產業幫助不大,甚至是負面的。民企既沒出現洛克菲勒型戰略型資本傢,也沒有出現摩根型戰略金融傢,政府還得擔此角色。//@餘噴: 因果倒序,循環論證。以這邏輯哥有辦法證明你帶有正方形顯性遺傳基因,辦法是把你女兒打小就放在一個正方形容器裡讓她長成西瓜樣的形體。@傅蔚岡:中國古代流傳至今的愛情故事,大都是窮小子娶瞭富傢千金遭致女方父母反對但通過科舉抱得美人歸最終皆大歡喜。為什麼現代愛情故事會卻是在訴說鳳凰男的種種不是?//@高利明:所謂古代的愛情故事,其本質是遊民文化中發跡變泰的模式。愛情無關緊要,發跡變泰才是重點。今天鳳凰男失敗還是因為沒有能夠發跡變泰。不斷變化的是閱讀的對象、場景和模式,而千百年來,閱讀本身並沒有變。就像我們從雞毛信到電報、電話,再到QQ、微信,溝通的形式和場景變化萬千,但溝通的本質並沒有變。就像十多年前人們說電話讓人們不再寫信一樣,我們現在也總談起互聯網讓人們不再讀書。也許的確如此,但並不意味著人們不再閱讀。我們總是一邊憧憬新技術的福利,一邊擔憂新技術對於舊時代的破壞。事實上人們既無法預測,也無法逆轉正在發生的這些改變。而閱讀這一人類社會的內在需要,對於open eyes,open mind的意義從未遠去。閱讀就是體驗,就是感受生活。這是本能。——Robert:泛閱讀時代媒體特征音樂收費也好、免費也罷,首先是創作者的權力,如果藝術傢自己願意將作品免費提供給聽眾,沒有什麼理由可以去強迫他收費;而如果未經藝術傢(版權方)許可就擅自使用藝術傢的作品,若為非商業的行為,考慮中國嚴厲的審查、閉塞的渠道,考慮現行版權制度本身的缺陷,還有可諒解的空間,若為商業用途,則毫無疑問是侵權行為瞭。比起收不收費,真正的問題是如何向藝術傢(版權方)付費,這也是蘋果為推出iRadio日夜與幾大唱片公司談判的原因,不解決這個問題,說其他都是扯淡。——十四姨:真正的問題人傢打你兩個耳光,你說不痛?我覺得不可能,我肯定要叫的,但是我會試著理解,會慢慢消化,不會拿著刀砍回去。――馬雲在主管部門缺乏有效管理措施的前提下,要求乘客自覺地運用“個人品德”自行地創造“公共秩序”是荒謬的。任何“有品德的人”一旦進入“無秩序的社會”,隻 好立即否定自己的好品德加入無德人群,否則他活不下去。一個有序的社會才能生存有德的人群。政府是幹什麼的?就是建立和維護社會的良好秩序。——YelloFish:一個普通廈門市民對BRT提出的幾點建議!羅傑斯和索羅斯的水平是不能同日而語的,前者是蒼蠅,後者是蒼鷹。——時寒冰某同學做博士期間,曾冥思苦想,加班熬夜幾個月寫瞭八頁的文章,申請到二萬的科研經費,高興壞瞭。後來導師臨時給個任務,讓他連夜趕出個文檔,第二天交出去,就能拿到200萬的項目資金。- 我猜這是同學後來堅決不繼續做科研的原因之一。——@Ada李力美國學者佛羅裡達有一個很好的觀察:現在很多人渴求的是兼備“根和翼”。根是指本地身份認同和本地文化傳統,翼是指去看世界和吸收外來文化,不再是一種純粹自閉傳統與無根世界的對立,而是既保留繼承下來的根——所謂可以攜帶的根——同時擁抱世界,並各自做出混合以超越原來想象的自己。有很多景點是屬於那種,心裡感覺這輩子一定要去一次,但去完之後就覺得這輩子再也不會去瞭。比如像帝國大廈這樣的地方,排兩三個小時的隊,到樓頂透過一排鐵絲網去感受浪漫,純粹扯淡。 霸氣就是,別人說起任何景點都可以淡淡說一句:我去過。別人說起任何明星都可以淡淡說一句:我愛過。——@琢磨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