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7:02:05
借錢給朋友,更需要尊重,不聲張,不催,也不把這個事情當作施恩,我對於曾經借過錢的朋友,反而更加謹慎,除非極其必要,不要求對方幫忙,避免對方誤會成交換。
我自己極少向人借錢(一二百的零錢不算,因為我沒帶多現金的習慣,所以現金不足時往往借錢,立刻給對方要銀行卡,盡快轉賬過去),2011年有段時間因為兌付期權出現現金流,向好友借瞭一筆錢周轉,當月立刻奉還,仍覺得心裡不太好受,因為感覺自己處理不好經濟問題,還需要朋友伸出援手,給朋友帶來麻煩。
我很喜歡李笑來的一句話:“學會獨善其身,以不給他人制造麻煩為美德;用你的獨立贏得尊重。”
朋友之間,互助是應該的,但是,站在自我的立場,最好還是要獨立、自助,多瞭解一些融資渠道,盡量不要向朋友開口,人有時候需要周轉,未必是因為沒錢,而是因為有些錢不好變現,比如股票、定期存單等,這樣的時候,其實是可以到銀行辦理質押貸款的,因為有可信的質押物,所以相對容易,當然大額的就不好說,但同樣的道理,大額的錢向朋友去借,這是一種風險轉嫁的行為,如果真講交情,不應該對朋友如此。
另外,珠寶首飾、古董等物品,也可以找到當鋪質押,換取現金。
以借錢作為朋友交情的試金石,我更認為不妥當,如果是好友,不應該如此試驗,如果是一般交情,不應該開口。衡量友誼的方式有多種,為什麼一定要用借錢來作為唯一的指標?
向朋友借錢,有時候,需要考慮朋友的處境,尤其是非單身的朋友,經濟不是一個人的問題,如果因為借錢而導致對方傢庭產生矛盾,那樣不好。
在向朋友借錢時,需要思考:
朋友是不是也有困難?——不要一看朋友拒絕就認為朋友居心不善。
朋友要不要和伴侶商量?——單身和有傢庭,這是不同的。
朋友是否需要瞭解你借錢的原因?——是個人消費還是投資,這個概念也是不同的。
你有沒有提出立字據甚至主動說付息?有沒有主動說明還錢期限?——根本點在於,你有沒有讓朋友放心。
借錢的方式是怎樣的?電話、短信、QQ這都是不同的,如果要借錢,是否需要拿出誠意?
你平常和朋友們的關系如何?你對朋友的瞭解度有多少?你給朋友的幫忙,是你以為的幫忙,還是朋友也認可的幫忙?
如果在逼不得已時需要借錢,還錢之後,要不要反省?要不要改進?能不能不借錢而渡過難關?
……
不要怪我思考得這麼復雜,因為借錢本來也是復雜的事。人生本來簡單,但是經由一些事情被搞復雜瞭:自己能夠解決的事情,不要去找朋友。而平常就應該儲備能力,不要把事情都弄到自己解決不瞭的地步。
一個人的自立程度,決定瞭成熟度,“在傢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已經是老皇歷瞭,不要凡事想著依靠他人解決,一個人,既要在物質上獨立,也要在精神上獨立,在這雙重獨立的情況下,又能夠節制自己的欲望,清醒地進行決策,其實,原本產生不瞭太多問題。把問題控制在根源,不讓它發生,才是最好的方式,而不是在問題發生後,到處撲火救火。
當然,人總難免遇到自己解決不瞭的困難,遇到的時候,先找親人幫助,如果不行,再找朋友,找朋友的時候,可以參照我上面的思考建議。
交友有道,盡量不要把朋友關系轉化為經濟關系,更不要轉成經濟糾紛。每件事情有它的規則,謹守這個規則,享受獨立的可貴和友情的醇美、信任,我認為是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