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23:09:10
自清末開始,東北歷經甲午戰爭、俄軍入侵和日俄戰爭蹂躪,導致地方上槍支泛濫,土匪多如牛毛。是什麼樣的人才在當土匪?基本以欠債者,賭徒,通緝犯和破產農民居多。他們當土匪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發財。土匪歌謠唱道:“當胡子,不發愁,進瞭租界住高樓;吃大菜,住妓院,花錢好似江水流,槍就別後腰,真是神仙太自由”。雖然三百六十行裡沒有匪行,但對於一無技術二無資本的人來說,這是最有可能發財、當官、吃好喝好的工作。
幾個土匪首領們。這些土匪的祖師爺是咸豐年間闖關東的山東和河北流民當中的亡命之徒,在甲午戰爭時期,大批淮軍、湘軍和東北駐防軍戰敗,也導致不少潰軍在關東地區到處流竄,時間一長便“起局”、“占山”、“建綹子”,落草為寇,當地一些遊手好閑的流氓無產者貪羨土匪“騎大馬、喝小酒、吃大肉、搶娘們”的逍遙生活,也紛紛投奔入夥。
想要加入土匪團夥並不容易,因為土匪首領害怕混進奸細,或者其他匪團到這裡拐帶槍馬,故規定新人入夥必須要有保舉人保薦。其次還要進行面試,也就是“過堂”。“過堂”主要是土匪首領們要看看面試者是不是有膽量。第一種考驗是,讓面試者跟著尋找搶劫對象,在不發給武器的情況下,孤身打探消息,對預定犯罪現場進行踩點等等。第二種考驗是在頭上放上葫蘆,土匪首領突然舉槍射擊葫蘆,以看面試者是否嚇破膽尿褲子。
面試關過瞭,就是入職儀式。土匪入職要“拜香”,新入職者當著大傢插香並對天起誓,起誓內容大致包括:要和大夥一條心,不出賣朋友,不叛變,不走漏風聲,如果違犯則千刀萬剮之類。起誓完畢,還要挨個拜訪土匪團夥“四梁八柱”各位領導,接受訓導。剛當上土匪的人,被稱為崽子。團夥平時隻管崽子們吃住,不發工資。工資要到年底時才一次性發放,隻是這工資並不容易拿到。
剛入夥的崽子無槍無馬,每次出去打仗搶劫,隻是用紅佈包著木頭槍嚇唬人。有瞭真槍以後才能分贓,崽子們一旦有瞭真槍就要辛苦賣命,如沖鋒在前,撤退在後。崽子們每天白天行軍,晚上還要輪流站崗放哨和鍘草喂馬,根本沒有睡覺時間,比做長工還要累。
土匪馬隊準備進入村子。東北人多稱土匪為“胡子”,也稱為“綹子”、“響馬”或“馬賊”。這些土匪的武器一般是土槍,槍口平時塞著木塞,上面系著紅纓。在開槍時,土匪將木塞從槍口中拔出來,銜在口中,遠遠望去就像長瞭一綹紅色的胡子,故而得名。
土匪搶劫須知
土匪最賺錢的行動,肯定是砸響窯,也就是搶劫有錢人傢的大院。打進去叫砸響瞭,沒打進去叫沒砸響。這些地主富商都會給大院修建大院墻,築有炮臺,還會花高價雇傭獵手和好槍手擔任護院保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若幹村莊會組成聯莊民團,以應對大股土匪進犯。響窯並不好打,比如1923年,德惠縣萬寶鎮,大土匪大龍率領100多土匪圍攻善人屯一傢地主遭慘敗。這傢地主院墻有3米多高,墻頂有垛頭,院子四角修有炮臺,內有20多名護院保鏢。土匪雖一度沖進院子,最後還是被護院保鏢打出來。戰鬥結束,土匪被打死20多人,所有死者都被護院保鏢割下腦袋,送往縣城請賞。
1932年土匪攻打伊通,更是倒黴到直接被警察伏擊。戰後,警察把土匪腦袋全部割下來,裝滿11條麻袋,送上公主嶺報功。當打下響窯,大掌櫃和各位首領要先揣滿自己口袋,再往下是大掌櫃親信槍手們分贓。大多數普通土匪隻是奴仆,分錢給多少是多少,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份。
土匪在進行警戒。這些人平時或是盤踞在山林之中,或是幾百人騎馬在平原地區呼嘯來去,東北地區地廣人稀,守防官兵駐地動輒相隔六七百裡、八九百裡,難以進行有效控制。這是動蕩而荒蠻的邊疆地區常有的現象,在十九世紀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和得克薩斯,中國的內外蒙古、甘肅青海,以及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巴爾幹地區也有很多類似於“胡子”的劫匪、馬賊一類武裝團夥。
東北土匪大多各據一方,沒事不能跑到其他土匪團夥地盤犯案,那會引發激烈火拼。自己的地盤呢,可供匪團下手攻打的地方並不多。鄉鎮裡各種護院保鏢、民團、自衛隊林立;縣城駐紮有軍隊警察;山上林場、礦山大多都有槍械護衛。還有很多目標是需要維護的“朋友”,不能動一根毫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