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馬威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第一次見面出難題叫下馬威

2016-08-18 23:21:50

  下馬威原先並不是第一見面就出難題的意思,而是指官吏初到任時,借故嚴厲處分下屬,以顯示威風。

  下馬最初是指從馬上下來的動作,帝王陵墓的下馬碑、江西龍虎山下馬亭的“下馬”都是這個意思。後來,下馬發展出瞭官員到任的意思。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車的國傢之一,相傳黃帝時人們已能造車。但由於車是一種形制較為復雜的交通工具,所以在生產力低下的遠古時期,車的普及和完 善是經歷瞭相當長的過程的。夏代就設有“車正”之職,專司車旅交通、車輛制造。當時有一個叫奚仲的人,就曾擔任過夏朝的車正,為夏王制造車輛。可以推測, 車子在夏代已相當普遍。到瞭漢代,車子種類繁多,也按職位分為不同的等級。一般老百姓隻能坐牛拉車,官員和富戶才可以坐馬車,中、高級官吏出行時乘坐的是 輕快馬車。為體現等級差別,當時規定六百石至一千石的官吏,隻準“朱左”,即將左邊車染以紅色。二千石的官吏方允許“朱其兩”,車前多駕二馬。由於車子標 志著官員的身份,所以古人便用下馬、下車表示官員到任。

  《漢書・敘傳》中記載,班固在為祖先作傳記時,記敘伯祖父班伯因定襄時局混亂,而自請擔任定襄太守,定襄豪門大戶“畏其下車作威,吏民竦息”。意思是說他們擔心班伯初到任時要對下屬顯示威風,所以有所收斂。這裡的下車,並非指從 車上下來的動作,而是指官員初到任。古人有用下馬、下車表示官員到任的習慣,所以後來“下車作威”便被“下馬威”代替。加上下馬威讀來順口,意思簡約明 白,便廣為流傳。

  隨著詞語意思的轉變,下馬威從初到任時要對下屬顯示威風,到泛指一開始就向對方顯示自己的威力。例如清代李漁《蜃中樓・抗姻》就說:“取傢法過來,待我賞他個下馬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