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手行動”如何毀瞭希特勒的核子彈 夢?

2016-08-13 16:03:14

  1944年12月27日上午10時45分,一聲悶雷似的爆炸聲忽然響起,聲音來自挪威電力化工廠諾斯克氫化工廠。這一聲爆炸背後蘊藏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同它一同灰飛煙滅的是希特勒想占有第一顆原子彈的夢想。這個故事譜寫瞭英軍特種作戰史上最輝煌、最動人的篇章。

  重水是用於取得鈾235制作過程中控制原子核反應的理想減速劑。但當時盟國沒有獲得足夠量的重水,且提煉重水需要一年半時間,隻好用石墨作代用品。1940年4月,國際科學傢之間流傳著小道消息說,德國的凱瑟·威廉研究所正在進行一項廣泛地企圖分裂原子的試驗。接著,正當美國的名為“曼哈頓計劃”的研制原子彈的計劃在1942年開始之時,從英國負責經濟戰的情報機構那傳來瞭一個驚人的情報:德國人已經命令挪威的電力化工廠諾斯克氫化工廠,每年把重水的年產量從1360千克增加到4500多千克。

  美國和英國最高當局一下子面臨一個巨大的危機這是否意味著德國可能先於盟國制造出原子彈呢?羅斯福和丘吉爾對此憂心忡忡。當時的英國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勛爵不無憂慮地指出:“這意味著希特勒決意將恫嚇付諸實施。”

  於是,如何摧毀諾斯克氫化工廠和破壞它的重水儲存,成瞭英國戰時內閣首要考慮的問題。英國空軍參謀部報告,由於這個工廠四周為叢山所包圍,使用現有飛機進行直接目標的轟炸是行不通的。這隻能是突擊隊幹的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非常重視特種作戰的價值,著手培養瞭一支訓練有素、具有深入敵後作戰能力的部隊,並成立瞭特種作戰司令部,亦稱特別行動署。它專門以爆破、淹沒等特殊手段削弱德國的物質力量,因此,丘吉爾形象地稱它為“非紳士風度作戰部隊”。這支部隊令法西斯魁首希特勒坐臥不寧。

  艾因納爾,史吉納蘭德被英國特種部隊總部派到倫敦。這個聰明、體格健壯的人是個滑雪能手和神槍手,這對於他將要從事的工作提供瞭重要條件。更為有利的是,他過去一直就住在諾斯克氫化工廠附近,他還有個兄弟和一些朋友在那裡身居重要職位。

  史吉納蘭德很快學會操作一臺電力強大的短波收發報機,而且也學會瞭跳傘。不久他得到命令:立即潛回挪威,收集一切有關諾斯克氫化工廠的情報,並發回倫敦,在那裡等待增援小組的到來。到達挪威後,他非常謹慎小心地把他的那些最信得過的朋友組織起來,成立一個提供有關工廠各種信息的“聯絡網”。這些信息被立即發往倫敦的中央情報機構。因為有瞭

  史吉納蘭德準確的報告,“燕子”計劃開始實施瞭。先是第一批的4名突擊隊員空降到工廠附近。11月9日,遠在倫敦心急如焚的聯合作戰部軍官終於聽到他們等待已久的突擊隊員們發來的信號。他們在諾斯克氫化工廠附近已安排就緒,同史吉納蘭德已聯系上,並且已用無線電和著陸信號作為標志,準備迎接滑翔部隊送來的破壞小組。

  1 1月19日,兩架轟炸機(每一架牽引著一架滿載傘兵部隊的滑翔飛機)從英國起飛瞭。

  但是幾小時之後,在挪威的一位特工人員用無線電發來報告說,轟炸機和牽引飛機墜毀,機上所有人員不是死亡就是被俘瞭。

  在倫敦,陷於絕望的聯合作戰部隻得一切從頭開始。12月下旬,另一項代號為“炮手行動”的計劃準備付諸實施。一天晚上,6名挪威特種部隊成員跳傘降落在冰雪覆蓋的斯克萊根湖面上,那裡離突擊隊員隱藏的地方近50千米。

  12月27日上午,他們終於到達瞭山頂,沿著鐵路匐匍向前爬行。距工廠150多米時,他們可以聽見工廠機器的轟鳴聲。大門裡面卻沒有動靜,幾個人端著湯姆槍,迅速占據瞭有利地勢,包圍瞭住著12個德國衛兵的營房。由於他們工作出色,小組僅用瞭幾分鐘的時間就找到瞭安裝電纜線的隧道,它一直通向毗鄰濃縮鈾部門的一個房間。

  正在那間房裡值班的德國警衛見到兩支手槍槍口對準著他,立刻安靜地言聽計從。喬基姆檢視瞭儲藏罐、管道和機器,並在會造成最大損壞的地方,用顫抖的手把炸藥安裝完畢。他時時擔心的警報器會突然嘶叫起來的情況並沒有發生。他點燃瞭30秒鐘引爆的導火線後,要衛兵和一位挪威人趕快跑開。剛跑到地下室近20米遠的時候,傳來一聲爆炸巨響。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