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蚌會戰失敗原因:蔣中正誤判葬送黃百韜兵團

2016-08-15 21:15:10

  天亮前,第10縱隊已占領李傢集、侯集、大張圩至不老河一線,並用炮火控制徐州機場;第7縱隊占領大許傢至單集一線;第11縱隊占領李農井至鄧傢樓一線。各縱迅速構築瞭工事,佈置瞭火力。天亮後在距碾莊約四十公裡的團山、張樓一線,第7、10縱隊與邱、李兵團的第一梯隊激戰竟日,頑強頂住瞭國民黨軍第一天的進攻。

  11月13日,邱、李兵團投入瞭六個師的兵力,在飛機、坦克的掩護下,展開瞭更猛烈的攻擊。解放軍采取正面頑強抗擊,側翼積極出擊的戰術,與國民黨軍逐村逐地爭奪,雙方傷亡都很慘重,天黑前,解放軍退守五橋、新莊、薛山一線。經兩天的激戰,國民黨軍推進三至六公裡,到達殷山、盛山、董莊一線。杜聿明據此速度推算,七天可以打到碾莊。而蔣介石仍嫌進展太慢,於13、14日連續電令劉峙、杜聿明,全力東援星夜推進,務必於15日到達碾莊。

  同一天,由韋國清、吉洛指揮的第2、12、中野11縱,從東南面逼近徐州,在大王集包圍瞭孫良誠的第107軍,一舉消滅第261師,迫使孫良誠率軍部和第260師投誠。

  11月14日,邱、李兵團的攻擊遭到更為頑強的抗擊,全天傷亡數千,損失坦克五輛,卻隻推進兩公裡,大挫邱兵團的銳氣,邱清泉電告黃百韜:“連日猛攻,匪頑抗異常,每山每村均死守不退。”要求黃百韜向西出擊,在曹八集會師。

  11月15日,邱、李兵團以七個師的兵力,在二十輛坦克和飛機支援下,分三路向解放軍防禦陣地猛攻。在正面攻擊未果的情況下,杜聿明將總預備隊的第74軍從九裡山調出,由潘塘經雙溝迂回,攻擊解放軍側後,以迫使正面解放軍後撤。不料在潘塘遭遇也同樣擔負迂回任務的解放軍華野第2、12、魯中南縱隊和中野11縱隊,隨即被殲一個營,便轉守為攻。杜聿明立即增派第12軍、70軍各一部和騎兵旅,以阻止解放軍從徐州東南的迂回突入。

  根據徐東戰場的形勢發展,中央軍委於13日、14日連續四次電示粟裕,留下黃百韜兵團殘部作誘餌,宋、劉阻擊部隊稍向後撤,引誘邱、李兵團深入,再以韋、吉的迂回部隊切斷邱、李退路,而後消滅邱、李兩兵團。為實現這一作戰意圖,粟裕於當日黃昏命令攻擊黃百韜兵團的主力暫停攻擊;宋、劉阻擊部隊向後稍撤;韋、吉所部也暫停攻擊,進一步誘使邱、李兵團向東,以便斷其退路。

  11月16日,解放軍的上述行動果然使劉峙、杜聿明作出錯誤判斷,認為解放軍有全面潰退的可能,決定命令邱、李兵團實施追擊,黃百韜以有力部隊向外出擊,夾擊解放軍。

  同一天,中央軍委認為淮海戰役已成為南線空前的大戰役,責成華東局、中原局全力組織支援。同時決定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組成總前委,以鄧小平為總前委書記,臨機處置戰役一切事宜。

  11月17日,邱、李兵團進至大許傢以西,以此向蔣介石報告“徐東大捷”,蔣介石聞訊傳令嘉獎參戰官兵,僅邱清泉兵團就獎勵銀元二十萬,並授予黃百韜一等雲麾勛章,兵團參謀長魏翱和第25軍軍長陳士章四等雲麾勛章,第44軍軍長王澤浚、第64軍軍長劉鎮湘四等寶鼎勛章。

  這天,黃維第12兵團已進至蒙城地區,劉汝明兵團進至固鎮以北。據此,中央軍委、淮海總前委慎重研究,決定放棄誘殲邱、李兵團的計劃,部署對黃百韜兵團的最後總攻。

  11月18日,徐州忙於慶功、慰勞。

  11月19日,邱兵團向大許傢、狼山一線進攻,李兵團向團埠、麻谷子一線進攻,激戰一晝夜,毫無進展。

  11月20日,國民黨空軍大舉出動,向麻谷子投下五百磅的重磅炸彈和燃燒彈。再以重炮猛轟,最後在坦克支援下以步兵實施集團沖擊,但在解放軍7縱反擊下,仍未能占領已成為一片火海的麻谷子。

  11月22日,邱兵團經激戰占領大許傢,距碾莊僅十公裡。但碾莊方向槍炮聲漸漸稀疏,黃百韜兵團已被全殲。

  自11月12日至11月22日,邱、李兩兵團先後投入五個軍十二個師十六萬人,在飛機、大炮、坦克的支援下,連續猛攻十一天,傷亡萬餘人,損失坦克三十四輛,消耗炮彈十二萬餘發,前進僅二十公裡,日平均不到兩公裡。眼看著黃百韜兵團被消滅。

  由宋時輪、劉培善指揮的華野第7、10、11縱隊,在徐東地區進行的阻擊戰,是整個淮海戰役中規模最大、戰鬥最激烈的一場陣地防禦戰,對於華野主力消滅黃百韜兵團,起到瞭重要的保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