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蚌會戰失敗原因:蔣中正誤判葬送黃百韜兵團

2016-08-15 21:15:10

  蔣介石錯誤判斷

  11月10日起,黃百韜根據蔣介石的命令,在碾莊圩一帶轉入防禦。碾莊圩位於隴海路以北,運河以西,擁有十多個自然村落,這一地區由於常有洪水泛濫,房屋都建在高兩三米不等的俗稱土臺子的地基上,村莊四周還有兩三米高的土圍墻和外壕,村落、臺子之間則是佈滿水塘、窪地的開闊地,地形易守難攻。這裡原是李彌兵團防區,築有工事,黃百韜兵團到達後,迅速改進、加強瞭原有工事,形成瞭以土臺子為依托,地堡群為骨幹,每個自然村落都成為具有獨立防禦能力的堅固支撐點,交通壕縱橫交錯,兵力、火力相互支援的集團式環形防禦陣地。為防止解放軍滲透突破,在村落之間也構築地堡群,以交叉火力控制間隙地區。

  11月11日,解放軍完成瞭對黃百韜兵團的包圍,華野以第4、6、8、9、13縱隊和特種兵縱隊的大炮、坦克組成突擊集團,由華野參謀長陳士渠統一指揮,擔負殲滅黃百韜兵團的任務。而以第7、10、11縱隊為正面阻援集團,第2、12、魯中南縱和中野11縱為迂回打援集團,從這一部署來看,打援兵力大於攻堅,一方面是敵增援部隊戰鬥力較強,阻擊地形平坦也不利於打援,需要佈置較多兵力;另一方面碾莊地區狹小,難以展開更多部隊。但以五個縱隊攻擊黃百韜兵團四個軍,兵力上並不占絕對優勢,這也預示著碾莊攻堅必是一場苦戰。

  當晚碾莊外圍作戰打響,6縱首先攻擊張莊之敵,由於認為敵是潰退之師,有輕敵思想,加上剛經過長途行軍,倉促投入攻擊,激戰一夜僅占瞭村裡幾處房屋。

  11月12日,4縱攻擊碾莊以北小牙莊、尤傢湖的第25軍,6縱、13縱協同攻擊彭莊、賀臺子的第100軍,8縱攻擊碾莊以東大院上、吳莊的第64軍,9縱攻擊碾莊以南的第44軍。各縱均采用連續突擊戰術,猛打猛攻,但這一帶房屋分散,水塘、窪地密佈,易守難攻,傷亡較大而進展緩慢。

  同一天,國民黨空軍派飛機向碾莊空投對空聯絡電臺,飛機在碾莊上空發生故障而墜毀,飛機上的空軍通訊科少校科長跳傘落到碾莊,進一步密切瞭陸空聯絡,黃百韜喜形於色,叫道:“天助我也!”

  11月13日,解放軍繼續猛攻,由於黃百韜兵團四個軍八個師近十萬人,集中在方圓僅十裡的地域,使解放軍擅長的穿插分割,逐一消滅的戰術無法實現,隻能逐村逐屋爭奪。尤其是黃百韜兵團中的第64軍,雖是廣東軍,但極善防守,往往把地堡作為誘餌,並不佈置部隊,而是在地堡兩側的散兵壕裡部署小部隊,專門以火力殺傷企圖爆破地堡的爆破組。村裡的防禦工事射擊孔大都貼地而建,難以被炮火摧毀,有的工事還築成夾墻式,當解放軍突破後,再從後面進行射擊。村落一被占領,立即組織炮火實施密集轟擊,然後進行反擊。還適時召喚空軍轟炸解放軍攻擊出發陣地,以瓦解解放軍的攻勢。在這種戰術面前,解放軍傷亡極大,如6縱攻擊64軍唐傢樓陣地,6縱作為華野攻堅力較強的部隊,投入兩個主力團經一夜激戰,以傷亡過半的代價,才攻下半個村子。
  以上是關於淮海戰爭的蔣介石誤判葬送瞭黃百韜兵團,如你想瞭解更多信息,敬請關註中國歷史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