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管理學

2016-08-09 22:16:53

文/古典(新精英創始人)

“古典,很多商界大佬都喜歡跑步!”

Jamie聽我說在跑步,這麼對我說,也不知道是不是要激勵我。

她自己也特能跑,跑過東京和波士頓馬拉松。而我是一個剛起步的跑者,對成為大佬毫無興趣,開始跑步純粹是好奇 —— 我認識很多以枯燥的跑步為愛好的人,每年還飛來飛去參加各種馬拉松折磨自己。這些人大多不是宅男,還都是一些有趣又優秀的人。這裡面肯定有點不試不知道的門道。

開始跑才知道,和機械重復的外表不同,跑步是一項極其敏感的活動 —— 你把身體向前傾斜一個細微不可見的角度,把手臂稍微擺高一點,速度立刻便有所改變,下一步小腿肌肉就會受力不同,呼吸會在十秒後變快,心率則會在 1分鐘後提高,而這些細微的影響的積累,會在 1公裡以後讓你越來越平順,或者受不瞭停下來。在跑步機上看韓劇的人們,也許很難體會這些吧。

也正是因為這種敏感,跑步與管理及其類似 —— 看上起你在為要在某時達成某事持續做同樣的事,但表面重復之下,需要無數次的微調,這些小調整或對或錯,逐漸滾動如雪球,在日後積累出巨大的不同。改變你人生的也許不是驚天動地的大決定,而是那些日積月累的細小調整。試舉其三。

“全力以赴”最可怕

為什麼人們痛恨長跑?大部分人是被中學的跑步經歷嚇到:從來不鍛煉的你雙腿微抖站在 400米操場跑道上,隨著體育老師一聲哨響萬豬奔騰。你生怕落後,全力以赴。第一個 400米就心砰砰狂跳,跑到第二圈肝開始疼,而且你還發現有個孫子第二圈才加入隊列,超過你在前面做痛苦狀沖線,然後是整整一個上午的惡心頭暈……有這種印象的你很難不痛恨跑步。

真正健康的長跑需要壓低節奏,千萬不要一上來就“全力以赴”,以能夠正常和朋友說話聊天想事的節奏往前跑,並且一直保持下去。幾分鐘後,呼吸、心跳、腳步逐漸合拍起來,匯聚成一個獨特的節奏。此時跑步變成為一種享受,內在的節奏穩定一致,而外在的景物流動,隨著春夏秋冬,世界在你身邊流轉起來。

同樣道理的是管理 ——大部分的人之所以痛恨管理,因為他們的第一次的管理或被管理經驗極其可怕 —— 一次不得不開始的嚴肅談話,主持一個明知道結果操蛋的會議或者是一個必須周末做出來的項目。這讓很多人一上來做事情就“全力以赴”。全力以赴的管理和跑步一樣,都不可能長久,一旦你的熱情和自控力消耗完,你就會落入如高中跑步的狀態,頭暈眼花,發誓再幹是孫子。而一個一拍腦袋熱情的項目,即使最後成功,也會在結束後讓你懶得碰流程表、會議或者溝通很長一段時間 —— 失去瞭自己的節奏,看似走得快的人,現在變成最慢的瞭。跑步如人生,長遠的勝利,來自於把握自己的節奏,

要看多遠?

跑步要看多遠?標準動作說,要平視看前面大概 5米的地方,但是在真實的跑步中,看哪裡很有學問 —— 一旦你面臨上坡,跑得很累,你就可以把視線往下看 —— 這時地面嗖嗖向後,讓你的潛意識覺得自己跑的還蠻快的。而一旦你跑的很舒暢,你不妨把眼睛看遠一點,看到遠處的目標,讓你更有動力。

人生管理何嘗不是一樣? 當難度很高處境難熬,最忌諱的就是看得太遠,此時不妨給自己定個短期目標。而當人生比較順當時,一定要拉出個戰略高度來,想想更遠的未來,風物長宜放眼量。太多生活一直太順而習慣瞭遠視的人,遇到個上坡眼光收不回來,就會一直卡在某個坡下,或者雖然跑著,卻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

別當裝備黨

如果你周日早上去北京奧森公園,你會看到裝備黨們集會 —— 他們皮膚白皙,戴著專用跑步太陽眼鏡、耳掛耳機連在臂帶上的手機上、手臂下面是專業測心率的手表;身著熒光綠領跑速幹衣、黑色半長緊身褲下帶著 2個護膝,配一雙極炫的跑鞋,慢慢的被一個穿大褲衩的大爺以溫柔而堅定的速度超過 —— 太陽眼鏡有效的遮檔瞭臉紅。

裝備黨的問題是什麼?用一個哥們舉例 —— 他一開始跑步,覺得需要聽歌保持節奏,然耳機總掉,於是買瞭頭掛式。接下來耳機線又總是晃來晃去惹他心煩 —— 他認定這個才是他突破 3公裡的障礙,於是網購瞭連耳機的頭戴 MP3,終於聽上瞭音樂。於是他發現大部分歌曲與跑步時的心率不符,會產生幹擾。他又花 2天找到專門根據心率找歌的網站下載大量歌曲。你以為現在一切到位,可以開跑瞭嗎?他的註意力又指向瞭北京的霧霾,據說上 100對身體不好啊……是不是該搞一個運動口罩啊(還真有這個東西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