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6:35:04
文/yunzhe
精美的排版文體,點這裡-->
關於“幸福的資料篇1”,點這裡-->
開篇
佛學重點不在於宗教 (佛學有因果觀和輪回觀,但我個人認為佛學跟宗教根本就不沾邊);
釋迦牟尼不是神,釋迦牟尼從來沒說過自己是神, 或者是神的兒子或者神的使者;
釋迦牟尼是個人, 通過自己以人的努力達到瞭幸福的境界;
活佛: "活-awaken" 是指佛已覺醒,領悟瞭道理, 含義僅此而已, 沒有其他意思。
前言
什麼引導我寫這篇文
剛開始 :
我接受瞭對孔子的"三十而立"的比較可信的一種解釋 -> "三十而立"指的是人在三十歲的時候對世界有瞭自己比較確定的理解和看法。
接下來:
到瞭30歲, 盡管拼命閱讀和思考, 卻發現自己的思想一直隨著學到新的東西或者更深入瞭解東西. 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也隨著不斷變化,突然發覺即使自己到瞭100歲, 也不可能有確定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我於是開始有些急躁。
然後:
開始覺得可能"一直在變"才是正確的, 開始從與"無常"的相關東西進行閱讀, 發現佛學跟"無常"有很緊密的聯系, 雖然佛學講的"無常"跟我想找的"世界觀,人生觀的無常"沒有直觀的關系,卻發現佛學講的"無常"跟幸福有直接的關系, 於是就開始對佛學進行深入閱讀。
結果:
發現自己以前對佛學這個東西有很多誤解。
因為佛學跟幸福有重要關系,於是就想分享這一段時間所讀的佛學的歷史,正好也是幸福的歷史,在“關於幸福的歷史1”中我對佛學幾乎是一筆帶過,這一篇就作為補充。
而對"三十而立"的看法現在是: 30歲的時候有能力在這個世界上自己立足瞭, 但是我現在已經不執著於"三十而立"這個東西或看法上瞭,因為對佛學進行閱讀後,有瞭許多新的看法。
閱讀的資料是80%英文 20%中文,因為中文資料太難理解瞭,文章最後會對中文為什麼這麼難懂有自己的解釋和看法。 佛學本身是梵文, 所以沒有根據可以說中文比英文解釋的更好, 倆者都是對梵文直接進行翻譯的。英文翻譯讓我一睹佛學的樣貌。
正文(來自80%英文資料 20%中文資料)
關於釋迦牟尼的出生經歷事跡等等, 我都不想在這裡寫, 因為這些東西都不重要, 我隻想寫他教什麼, 即他的佛學是什麼。
釋迦牟尼教什麼
全部都圍繞著 "Four Noble Truths (中文: 四真諦)" 來教 這裡的"Truth - 真諦"不是說釋迦牟尼教的是真理或者聖諭, 它說的是釋迦牟尼教的是自己個人真實經歷而已。
無常與無我
世界一切事物都在不停變化,而這種變化是無法阻止的,這就是"無常". 而嘗試阻止"無常",隻會失敗和痛苦。
人,本身,自我, 是由不同事物,元素構成,而這些事物和元素是"無常"的,上一刻的你,這一刻的你,和下一刻的你,是不一樣的,而時間是不會停止的,變化是一直流動的,所以"你自身"是不停變化的, 你無法定義你自己, 這就是"無我"。
第一(truth-真諦): 痛苦是什麼
日常的痛苦: 生老病死
無常的痛苦: 想要保持和一直擁有"無常"的美好的東西
得不到的痛苦: 自己想要的東西和狀態得不到
第二(truth-真諦): 痛苦的根源是什麼
因為無知: 追求錯誤的欲望,不理解現實和自然
因為放不開: 放不開"無常"的美好的東西和經歷
因為逃避: 逃避自己不想要和害怕的東西
第三(truth-真諦): 痛苦的終結是什麼
終結痛苦和導致痛苦的根源,達到極樂
第四(truth-真諦): 怎麼終結痛苦
通過實行 "Noble Eightfold Path - 八正道", 個人覺得相當泛泛而談而已, 對我用途不大, 有興趣的話, 自己去看, 下面會解釋我為什麼不細講 "Noble Eightfold Path - 八正道" 的原因。
有佛學者認為:終結痛苦是個人的旅程, 是個人的經歷, 我也是這樣認為的, 所以我沒有深入閱讀"Noble Eightfold Path - 八正道", 個人覺得隻要瞭解痛苦是什麼和痛苦的根源是什麼, 自己通過自己的獨特的方法能搞定的話,就可以的, 畢竟目標是終結痛苦, 而不是用什麼方法。
釋迦牟尼不談玄學, 不搞理論崇拜,更像個醫生
釋迦牟尼對關於玄學的問題不作答, 像"世界的盡頭是什麼", "神存在與否"他都不討論, 因為這些東西對佛學沒有關系, 他隻教"什麼是痛苦,和怎麼解決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