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又虐心:《絕命毒師》背後的心理學

2016-08-13 16:35:22

從《絕命毒師》過往的劇情不難推斷,它的結局註定是漫長而又痛苦的。即使我們很清楚,我們看到鳴謝字幕滾動時會更加沮喪,但還是自虐地坐在電視機前。但我們也知道我們的痛苦沒有白費,多少還是可以有點安慰吧。

原文作者:

伊麗莎白.L.柯恩博士(Dr. Elizabeth L. Cohen)是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傳播學研究助理教授。她的研究方向是媒體與技術應用的社會效應和心理學效應,最近,她在教授一個關於多任務技術的在線課程。她的推特賬號是@ElizabethCohen。

原文鏈接:[科學美國人博客]

德魯伊讀後記:

為什麼我們熱衷於一些劇集,喜劇的、懸疑的、悲劇的、殘暴的、生活的。是我們智商低瞭,還是我們的生活過於平淡?
這篇文章從心理學角度切入,值得思考。
反之,有多少的情感產生,純粹不是思想產生的,完全是因為自己代入感來的。我們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問題,卻信誓旦旦的認為是理性的有章可循的、中立的、公平的。人生最大的悲哀,或許就是自以為我做的很好,這個社會對我不公。其實自我在很多事情上,代入感純粹是純自我的。

附豆友的一段評說:多少人罵著老白如何黑化,如何貪婪,現在老白的失敗人生脈絡終於被完全放在大傢面前:老白在學校和自己戀人還有好友創建瞭灰質公司;公司很小沒幾個錢 ;老白戀人和好友搞在一起,被老白知道瞭;老白以5000美元低價賣掉自己股份給那兩位,並離開他們,同時遠離學術界 ;老白開始自己的SB人生並遇到自己SB LP,結婚 生下有殘疾的兒子 ;然後發現自己創建的公司越來越成功,現在市值20多個億 ;那老白一旦有機會弄錢 能不黑化麼? 所以說啊,年輕人們不要為一點兒女情長的小破事就影響瞭自己的發展,最終跟老白一樣,再找那麼個倒黴娘們,基本上就得倒黴到傢瞭,這些其實都是年輕的時候的SB激素作怪罷瞭,年輕的時候要以學業 事業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