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其實是個容易被操縱的東西

2016-08-13 16:44:53

第二個實驗:

瓊斯是一個極具魅力的歷史老師和籃球教練,供職於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托市的一所高中。他一向熱衷於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決定采取一種不同尋常的親身體驗法向學生解釋納粹德國形成的因素。

在一節課開始時,瓊斯向學生講述瞭紀律和自制的美感。,他讓學生重復做出坐直、雙腳放平、雙手交叉背後等動作。

第二天,他告訴學生團結的重要性,並且讓學生反復誦讀「團結鑄就力量」這句話。課程結束時,他發明瞭一種“課堂問候禮”——手臂前伸,手掌向上,再向下滑出一個曲線。下課鈴響起時,瓊斯慢慢做出這一動作,然後所有的學生也做出這一動作作為回禮。

第二天,瓊斯發給每個學生一張“會員卡”,讓他們招募其他人參加一個新成立的組織“第三浪潮”。

「第三浪潮」成立的消息很快傳遍整個校園,還有學生自制橫幅和單頁來推廣這一活動。很快,瓊斯的組織就有瞭超過一百名成員,其中許多學生表現出瞭很強的專制獨裁性,要求別人嚴格遵守紀律。瓊斯發現他的實驗已經漸漸超出瞭自己的控制范圍,因此決定停止這一活動。他宣佈,所有第三浪潮的成員在學校禮堂集 合,參加一個特別會議。

超過二百名學生於規定時間在禮堂集合,其中許多人穿著白色T 恤、戴著自制的袖章。此時,瓊斯打開投影,向學生們展示瞭描述第三帝國歷史以及紐倫堡大會的照片。放完最後一張幻燈片後,他宣佈這一活動旨在告訴學生們人們的行為和信念是多麼容易被操縱,負面能量具有多麼強的傳染性,並且強調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許多學生受到這一現實的沖擊,不禁失聲痛哭。

點評:以下是摘自《論意識操縱》中的一些話(想來,完全不被操縱的可能微乎其微):

我們的意識和直覺可以利用一些征兆和特征來屏蔽別人對我們的意識操縱,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操縱者會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控制我們:
1)語言:鸚鵡學舌式的大傢難以聽懂的語言(如私有化債券或者私有財產國有化之類的東西)
2)情感:如果政客們大動感情,準是在搞鬼(政治終歸是政治,感情在這種地方隻不過是一副假面)
3)制造轟動和快速效應:造成沸沸揚揚的局面和必不可少的神經緊張、破壞心理防衛
4)重復:每天都在翻來覆去地重復一個主題,或者沒完沒瞭地使用同一詞句組合
5)搞支離破碎:操縱我們意識的政客不肯向我們展示完整的問題,而是隻展示問題的一小部分,而且還把它搞得支離破碎,讓我們無法對問題的整體加以認識,無法做出選擇(他要我們像信任無所不知的祭師那樣信任他)
6)斷章取義:意識操縱者往往把問題同具體環境割裂開來,閉口不談重要的外在因素,把我們對他給出的信息做解釋的思路和工作都引向他所需要的狹窄的胡同
7)壟斷消息來源:缺乏實際對話就是起操縱作用消息可靠特征(想方設法在自己一夥裡收買或培養一批“托”,裝作同操縱者“展開辯論”的樣子)
8)積極利用思維范式:沒完沒瞭地向我們提出要遵奉某種思維方式,喚起我們的某種認同感,強調我們同“他們”——另一些人的不同之處,他們要“讓我們的行為范式化”,即讓我們按一定社會人群的行為準則來接收信息,並對之做出回答(這是企圖操縱意識的可靠特征)。
9)語無倫次:憑直覺很容易就能發現,隻要稍稍有所警覺,你就會感覺到這裡有點什麼破綻,前言不搭後語

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掌握一定的行為準則,它們可以降低我們受操縱者損害的程度,具體如下:
1)要對我們已生活在不同於以往的社會有所感覺,有所認識(這些操縱者如果最終掌握瞭我們的意識,他們不是把我們變成仆人,不是變無產者,不是變奴隸,而是把我們引向深淵,然後讓我們自己朝它跳下去)
2)減少聯系:少到可能同意識操縱者或潛在的意識操縱者活動的地方去
3)逃避控制:不妨遠遠地對他們觀察一番,比如終止接觸、短期內離開等措施都很有效(如果政治傢們在大造氣氛,對心理施加影響,從那種場合“出去”一會兒是有好處的)
4)改變節奏:想方設法把操縱者的節奏打亂,不能讓他用自己的節奏來控制我們的意識,讓不成熟的思想、感情和印象先放一方,等頭腦冷靜瞭再考慮(早晨要比晚上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