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不驚人死不休(108)不爭,也有屬於你的世界

2016-08-13 16:46:05

智慧:
    醫生對病人說:“你的的骨頭壞死瞭。”病人:“啊?對不起醫生,它對你做瞭什麼?”到瞭一定年齡,便要學會寡言,每一句話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於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線。很多人將讀書與休閑等同,對創業者來說,閱讀就是工作,是工作的一部分,一定要有這樣的意識。―― 李開復青年問禪師:“騰訊成全球市值前四的互聯網公司,說明瞭什麼?”禪師微微一笑,指著面前一把木槌對青年道:“看看它你就明白瞭。”青年參詳許久,若有所思道:“大師的意思是否是說:騰訊今天的成績就像這把木槌一樣,看似平淡無奇,隻要堅持,就能堅固無比?”大師閉上眼睛道:“人傢第四關你槌子事…!”人生積極意義三步走:1,確立和建樹精神寄托(即通俗的確立目標);2,執著的追求和奮鬥;3,靈魂得到升華,有能力領略更進一步的精神信仰,重復123步超越原先的自我,達到更為開闊的境界!隻是非常重要和難以跨越的一步,那就是:從知道轉為做到。而通過這樣內在的改變,我們就能夠實現外在的改變——平安、自在、富足並且得到輕而易舉的豐盛!——善光和和我們這一時代的人所缺乏的,在我看來,就是對於自己職業的愛好;他們僅以厭惡的心情來完成他們的任務。他們有意識地草率從事──自上至下,社會各階層都是如此。政客們憑借他們的職權,所註意的無非是能獲得物質的利益,他們似乎不懂得過去的偉大政治傢把國傢大事管理得很好時所感到的愉快。——羅丹我想,對於世俗意義上的財富,一個人該怎麼面對,是每個人自己的自由,隻要內心的體系是自洽的即可(不自洽,是說既想發財,又不想付出努力)。我不會僅僅因為一個人追求財富而鄙視ta,也不會僅僅因為一個人鄙視財富而追隨ta。隻要我在做著我願意做的,獲得瞭世俗意義上的財富沒什麼不好,沒有獲得我也心甘情願。因為歸根結底,我在做著我自己願意做的事,世俗意義上的財富、名譽、地位,都是副產品。——阿式旅行一個男人的最大成功,是在把傢人照顧好的情況下,依舊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一個女人的最大成功,是在離開男人的情況下,依舊能過的很好,甚至更好。有些人習慣性地喜歡分析別人或找出別人的缺點,以彰顯自己的高明洞見(不是基於職業上的需要,而是一種不自覺的日常習性),其實這也是源自於深層的自我懷疑或低價值感──某種“自恨”的形式。因此,細微地去體認什麼是“自愛”,便成瞭轉化怨懟的關鍵點。——胡因夢他們說網絡很假,我笑瞭,好像現實很真一樣。

觀點:
    在經過很短時間的震撼之後,微博與有正義感的媒體開始全面反彈,無論是花總還是那個被轉發500次的初三學生,都獲得極大關註。恐懼是無法熄滅怒火的,尤其在這個民智已開的時代。這證明瞭我當初對實名制的判斷:實名制不會讓人閉嘴,隻能讓人更有力量。——@五嶽散人早晨起來用360手機衛士,突然感覺這軟件就像某個政黨。自己檢查系統,會發現一些小問題,然後自己修正。再自己評估自己的修正成績,然後給自己打個滿分,好壞都是它自己說瞭算。@但斌:李嘉誠突宣佈出售港燈, 市場譁然。套現390億港幣,隻保留30%股份。看起來這次李大爺是……@字東霖:李大爺先拋售大陸地產,又出售港燈,收購英國公用事業資產,重心明顯轉移,不是趕時髦想移民吧?還是聽到瞭什麼?我為什麼不見媒體,因為我有自知之明。見媒體說什麼?說好恐怕言過其實;說不好別人又不相信,甚至還認為虛偽,隻好不見為好。因此,我才耐得住寂寞,甘於平淡。我知道自己的缺點並不比優點少,並不是所謂的刻意低調。 ―― 任正非360最近遭圍攻,騰訊、小米、金山、搜狗、百度、央視,組團向奇虎開炮,要麼起訴360、要麼宣佈全線下架360產品,理由皆是360強行攔截並惡意誘導用戶刪除各傢的產品,涉嫌不正當競爭。現在,聯想樂商店也宣佈全線下架360所有的產品。@EasyLocker:原來幾乎沒有360公司的產品,除瞭搞個衛士幫我卸載軟件,現在五大門派圍攻光明頂,自然不能眼看著360被這些所謂的名門正派所滅,五大門派其實是貌和神離,百度壓根就不會做產品,所謂的百度衛士就是侮辱智商,騰訊除瞭送垃圾網遊裝備,給qq升級還TMD會幹嘛。金山活到現在真是奇跡,榜上企鵝幹爹。這段房價上漲,決策者沒有任何反應,為什麼?靜悄悄地等著出臺房產稅!房價上漲,老百姓有怨氣,而這種怨氣就會轉化為對房產稅的支持!——時寒冰許多人把十八億畝紅線看成是糧食安全的底線,卻不知道嚴重的土地,水源污染早讓上億畝的糧田在生產的不是糧食而是毒品。重要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別讓形式主義迷住瞭靈魂。——任志強女人的底線,在男人的沖擊之下,猶如女孩子的裙子越來越短,旗袍的開縫越來越高,不斷地被超越。從“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到“你吻瞭我,你就要娶我”,再演變成“愛我,就和我上床”,現如今“一夜情之後還記得回傢”。一退再退,直至退無可退。當公務員在中國成為一種正常的中等職業,社會活力得以充分發揮的時候,過熱問題即可迎刃而解。而要做到這些,當下更需要改革者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推動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大學生為什麼爭當公務員@簡直:我最討厭的詞語之一是『要慎之又慎』:取消計劃生育要慎之又慎;金融自由化改革要慎之又慎;戶籍制度松綁要慎之又慎;股票發行核準工作要慎之又慎⋯⋯例子不勝枚舉,導致我寫這條的起因是看到微信上一個人憂心忡忡地說資本項目開放確需慎之又慎。任何一個抱殘守缺的觀念,一旦用上慎之又慎⋯逼格飛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