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老好人,為什麼沒發展!

2016-08-13 17:11:09

一番解釋下來,誤會冰釋,項目經理也頗同意她的看法,以後多增加溝通。

可見,“好脾氣、壞脾氣”的核心問題還是如何表達和溝通的問題。遇到問題,經常找老板互動和交流,某種程度上也是對老板的尊重和認可。

至於如何更好的跟老板溝通?老實人也有老實人的辦法。

入職快兩年瞭,業績不錯的李敏卻一直沒有加過薪。又到年底,每次聚會都會跟朋友抱怨的這件事,終於連朋友都不能忍瞭。“你自己去跟老板提加薪,能死麼?”一個火爆脾氣的傢夥說。

性格溫和的李敏在朋友的鼓勵下,采取的方法是提筆給上司寫瞭一封長長的電郵,言辭懇切的提出自己所貢獻的價值,以及目前薪酬的不合理。可她發現,過去都三天瞭,上司那邊還是沒動靜。怎麼回事?老板沒看見?還是看見瞭覺得我太過分?這是我麼?雖說終於跨出瞭為自己爭取利益的一步,可李敏內心的小鼓卻一直敲個不停。

“改變的過程是相當痛苦。”李敏說。後來,她才知道,拖瞭這麼長時間,老板其實是驚訝她這個悶嘴葫蘆終於發瞭言,以至於很認真地站在她的角度上去考慮怎樣做才能讓她更滿意。

改變的確痛苦,但並不意味著把自己變得面目全非。如今,在職場上越來越順應自己內心的需求、已經轉身成為新精英生涯“做自己學校”(School of Me)校長的劉佳很認可這一點,既然是改變,就應該變得更加做自己,而且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改變——比如,不擅長口頭表達的,就不如采取筆頭表達的方式;不喜歡強硬的表達方式,那就溫和的委婉的表達自己;甚至還可以以退為進的告訴對方,我理解你,但我覺得怎樣處理會更好,從而達到雙贏。

按自己的方式,讓自己的內在需求浮出水面。做到更好的平衡自己和他人間的利益,隨和的人沒準會更無敵。

技術控

→如果你就想做個老實人

在職場中做老實人其實是個技術活。

職業的收益有兩個標準,一個賺瞭多少錢,一個是隱性的收入,也就是在人際關系中獲得某種安全感、穩定感。如果你在職業價值觀取向上,傾向於更加安定、和諧,哪怕賺的比較少,在關系的角度上講,還是得到瞭很多。

可如果想在關系中有所收益,做個快樂的老實人,李春雨支招:

◎老實人須知,吵架並不代表關系破壞。
◎要讓別人知道,做老實人是一種選擇,而非一種無奈。

表明自己的態度,我是老實人,但不是被別人欺負成的老實人。比如,不去參與某個競爭,務必跟同事表達清楚,這是我的選擇,我不想去爭瞭。

◎需要有能力去做壞人。有能力在適當的情況下發脾氣。

→如果你做夠瞭老實人

好瞭,那些打算更好的表達訴求和爭取利益的老實人們看過來。如何溫和又有效的基於自己的立場跟人溝通,從而不至於陷入與人紛爭的人際漩渦。

 

→更好說“不”三步曲

職業規劃師朱若霞提出瞭一個拒絕讓你感覺非常難受的要求的“三步曲”方案——

第一步,復述要求。第二步,表明處境。第三步,提出替代方案。

案例:

星期五下午三點,王浩正憧憬著和老婆孩子一起,過個痛痛快快的周末,老板李總偏偏在這時打來瞭電話。
李總:王浩,我剛想起來,星期一上午我就要那個質檢報告,你能不能今天晚上或周末加個班,幫我把它趕出來。
王浩(復述要求):您要我今天晚上或周末加班,把那個質檢報告趕出來,是嗎?
李總:是的。
王浩(表明處境):對不起,李總,我沒辦法做這事,這個周末我要和老婆孩子一起到外地去玩,我們票都買好瞭,今天晚上就出發。
李總:噢,但是,王浩,這個報告很重要,我希望你能克服一下,把它完成。
王浩(提出替代方案):抱歉,李總,我明白您的意思,可我真的做不瞭。不過,我知道有別的辦法,您要不要給林鋒打個電話看看,他對這一塊也很熟。我可以把需要的數據和材料,馬上傳給他。
李總:噢,這樣,那……好吧。
(案例來自 朱若霞著《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

→應對來自他人攻擊

如果在拒絕後,對方拋開事情本身不談,直接攻擊你的人品,甚至以種種手段對你加以威脅時,要學會非辯護式應對。

朱若霞在《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中寫:“當別人指責你的人品時,隻要你還企盼著別人的肯定,你就必然要受擺佈。記住,隻要你一開口爭辯、解釋、道歉或試圖讓別人改變主意時,你就等於把很大一部分主動權交瞭出去。如果你請求別人原諒或理解你,你就等於給瞭他們以不滿足你的要求相要脅的權利。要想成功為自己建立疆界,你必須徹底放棄對他人的期待,學習使用非辯護式的應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