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3:01:05
文章整理自:MBA智庫百科
問題:蘑菇狀態有沒有必要?我們該如何應對蘑菇定律?
什麼是蘑菇管理定律
“蘑 菇管理”指的是組織或個人對待新進者的一種管理心態。因為初學者常常被置於陰暗的角落,不受重視的部門,隻是做一些打雜跑腿的工作,有時還會被澆上一頭大 糞,受到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組織或個人任其自生自滅,初學者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這種情況與蘑菇的生長情景極為相似。
蘑菇管理定律的由來
據稱,蘑菇管理定律一詞來源於20世紀70年代一批年輕的電腦程序員的創意。由於當時許多人不理解他們的工作,持懷疑和輕視的態度,所以年輕的電腦程序員就經常自嘲“像蘑菇一樣的生活”。電腦程序員之所以如此自嘲,這與蘑菇的生存空間有一定的關系。
蘑菇的生長特性是需要養料和水分的,但同時也要註意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一般需在暗角落裡培育,過分的曝光會導致過早夭折。古時,蘑菇的養料一般為人、獸的排泄物,雖不潔但為必需品。
從兩者的關系來看,地點、養料兩方面的條件給予瞭蘑菇的生存空間,但須為自生自滅,新進學者亦是如此。
管理中的蘑菇定律
一個組織,一般對新進的人員都是一視同仁,從起薪到工作都不會有大的差別。無論你是多麼優秀的人才,在剛開始的時候,都隻能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蘑 菇” 的經歷,對於成長中的年輕人來說,就像蠶繭,是羽化前必須經歷的一步。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過生命的這一段,從中盡可能汲取經驗,成熟起來,並樹立良好的 值得信賴的個人形象,是每個剛入社會的年輕人必須面對的課題。
古人雲:“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天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 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吃苦受難並非是壞事,特別是剛走向社會步入工作崗位,當上幾天 “蘑菇”,能夠消除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也能夠對形形色色的人與事物有更深的瞭解,為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蘑菇”經歷對於成長中的年輕人來說猶如 破繭成蝶,如果承受不起這些磨難就永遠不會成為展翅的蝴蝶,所以平和的走過生命的這一“蘑菇”階段能夠汲取經驗,盡快成熟起來。當然,如果當“蘑菇”時間 過長,有可能成為眾人眼中的無能者,自己也會漸漸認同這個角色。
從該定律的意義可見,心態的調整對於組織的初入者,尤其是那些象牙塔 裡走出來的大學生們很重要。現在有許多剛大學畢業的新人,放不下大學生或研究生身份,委屈的做些不願做的小事情,如端茶倒水、跑腿送報,他們忍受不瞭做這 種平凡或平庸的工作,從而態度消極想跳槽,這也就是現代年輕人所流露出的眼高手低的陋習。象牙塔中的的天之驕子,滿懷理想抱負對未來充滿信心,但“一室不 掃何以掃天下”連小事都不願意做,怎麼能成就大事業呢?難道天之驕子們就沒有想到公司這樣的管理是沒有任何錯誤的?“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 便便成功”,想一口吃成大胖子更是不切實際,新人需要在“蘑菇”的環境中鍛煉自己。
“蘑菇”怎樣盡快成長?
關鍵是在融入一個團隊,從團隊中獲得盡可能多的營養和支持,以盡快地鉆出地面。
凡 有組織,就離不開人際關系。盡管現在是一個“契約社會”,但是,如果把各種關系都建立在白紙黑字的契約上,毫無通融餘地,則會被認為是冷酷無情。事實上, 人與人之間如果沒有信賴關系,工作是一步也沒辦法進行的。我們常會需要借助別人的力量,而這種互相信任的關系則是不分組織內外的。
在組織 內,最重要的是先把自己辦公室的人際關系搞好。辦公室的工作方式是以團體主義為主的。每個人不但要堅守自己的崗位,更要互助合作,互補長短。如果辦公室的 向心力很強,大傢就會願意為所有的同伴努力。如果小團體的每個成員都有深厚的凝聚力,那麼溫馨的人際關系就形成瞭。
人類是一種群居的動 物,自然要有群體歸屬感。如果和群體相同時,我們本能上就會覺得放心,萬一和群體不同時,就會產生不安的感覺。有人認為對通過穿制服來強調“團體性”不以 為然,但實際上,外在的融合可能會影響到內在的心情而產生效果。所以,即使你還不能習慣組織內的穿著風格,也請把自己喜歡的服裝保留在假日穿。到公司上班 時,還是穿著適合組織環境的服飾,由外表給自己一些規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