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9 22:12:05
蔑視禮法這一節,黃藥師可說與魏晉風度差相仿佛。半強制毫無父母媒妁之禮便讓方才認識兩天的陸冠英和程瑤迦成親,準許郭靖娶華箏之後黃蓉嫁人而心中情愛依舊系於郭靖,聽聞歐陽鋒等人說起黃蓉死訊時大笑大哭,後又與小他兩輩的楊過心意相通兄弟相稱。黃藥師的“晉人遺風”,可謂實至名歸,可感可佩。
不過,黃藥師所存的,畢竟隻是“遺風”。阮籍嵇康他們的放誕不羈雖則怪誕,卻是純出自然,他們熱愛生命,他們珍視感情,他們從不會遷怒旁人,他們熱愛自由卻時時受到俗世的幹擾。黃藥師不同,他的大名士風度,如前文所說,畢竟難脫一絲刻意求之。他的喜怒無常雅好遷怒,更難以令人接受。也許這一切,都是因為黃藥師身負絕世武功。按照禪宗的理解,練武雖可強身健體襄助修行,卻容易導致爭強好勝,若由此甚而生出殺伐之心,更是背離瞭佛傢慈悲為懷的追求。或許,黃藥師便是因為有瞭絕世武功而無所顧忌,性情因而變得有些乖戾?魏晉風度,畢竟已是“絕響”,渺不可尋矣。
三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天下齊名,黃藥師與他們平輩論交,心中不存面對世俗的高屋建瓴,大概可以解讀出他的另一些側面。
東邪與西毒,這兩位差點結成瞭親傢的武林奇人,乍一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實則不然。歐陽鋒之“毒”,才是真正的“惡”,他的“西毒”大名遠非浪得,平生殺人無算,恐怕走在路上遇上誰不順眼就被他取瞭首級,前文提到的儒夫子就是一例。江南五怪是他和楊康所殺,洪七公是他恩將仇報所傷,暗算黃藥師幸而被梅超風舍身相救,設下毒計謀害一燈大師幸而被靖蓉所救,歐陽鋒可說是一個徹底的反面角色。在歐陽鋒看來,他與黃藥師東邪西毒“臭味相投”,殺儒夫子那一次卻討瞭個老大的沒趣。黃藥師與歐陽鋒的區別,就在於一個是蔑視禮法的狂放,其中帶著幾分乖僻,一個卻是野心驅使的惡毒,最重要的江湖信義都被他踐踏。黃藥師無論如何不會失信於人,更不會以怨報德,他的宗師風范一以貫之。
東邪與北丐,也算得半個親傢,更是多年知交好友。洪七公對黃藥師的“鬼精靈”瞭如指掌,雖然這與他大老粗的性子不符,卻也深喜黃藥師一脈相傳的黃蓉的聰明伶俐、善解人意。黃藥師對洪七公更是著實敬重,黃蓉得洪七公青睞,他打從心裡歡喜。洪七公上桃花島欲為郭靖求親,說道對黃藥師有事相求。黃藥師知曉洪七公極難得求懇別人,因此感到十分榮幸,應道“火裡火裡去,水裡水裡去”,這句話可說出自肺腑,並非面上的敷衍之詞。後來誠心邀請洪七公在桃花島盤桓,“七兄若肯在此間盤桓,咱哥兒倆飲酒談心,小弟委實求之不得。”洪七公聽他說得誠懇,也自心下感動。兩位當世高人雖然性格迥異,然惺惺相惜。黃藥師氣憤之時曾說:“江南六怪自以為是仁人俠士,我見瞭這些自封的英雄好漢們就生氣。”見瞭那些自封的英雄好漢生氣,卻絕不反感洪七公,因為洪七公為人正直,行俠仗義,實是名副其實的英雄好漢。從這裡可以看出,黃藥師並非一味鄙視“正”,他欽佩真正的正派俠士。
黃藥師與一燈大師交集較少,在此略過不談。
中神通王重陽的事業武功,黃藥師都是佩服的,前文提過的十句詩便是明證。可是同樣哀怒於宋室的不幸不爭,王重陽起兵抗金,“乘時或割據”,黃藥師卻偏安桃花島,為何?《射雕》第三十九回“是非善惡”裡,丘處機品評參與華山論劍的人物,說道“黃藥師行為乖僻,雖然出自憤世嫉俗,心中實有難言之痛”,何為“難言之痛”?第二十六回“新盟舊約”裡他欲殺華箏,黃蓉出手救下,然神色淒苦,如癡如狂,正是早夭馮蘅的情狀,他料想已無可化解,吟道:“且夫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這是多麼博大的悲天憫人情懷,其中蘊含的深沉悲痛,恐怕不完全為瞭女兒,黃蓉的無可奈何,勾起瞭他畢生的內心震顫。他見到曲靈風冒死盜來的大內書畫,心中傷痛,說道:“這些物事用以怡情遣性固然極好,玩物喪志卻是不可。徽宗道君皇帝的花鳥人物畫得何等精妙,他卻把一座錦繡江山拱手送給瞭金人。”他深知書畫隻能怡情遣興,他深知耽於此道將導致玩物喪志。他批評徽宗的理由是“把一座錦繡江山拱手送給瞭金人”,那麼他自己呢?他如此痛恨侵占中原的金人,為何不起兵抗金?他對女兒說現下隻有辛大人(辛棄疾)還在力求收復失地,自己武藝早已大成,不比張君寶想救文天祥時有心無力,卻為何仍然不去助他?事實上,他獨自在世外桃源般的桃花島逍遙自在,琴棋書畫、醫卜星象無所不通,依據他批評徽宗的理由,不也是玩物喪志而眼看著金人橫行中原?最終的疑問是,他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難言之痛”,使他出世隱居,不去做一個王重陽那樣身體力行的抗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