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戰爭

2016-08-12 23:03:17

端午年年有,屈原隻有一個。一邊吃粽子,一邊閱讀一下那個年代的故事,仿佛那些聲音從未遠去。

文/馬伯庸

嬴政現在的心情很糟糕,比糟透瞭還要糟一點點。

他展開一卷竹簡,厭惡地暼瞭瞥上面密密麻麻的刻痕,猛地揮動手臂。竹簡在深邃幽暗的宮殿裡劃過一道弧線,重重落在地上,繩頭脫斷,“嘩啦”一聲散成一堆竹片。

立刻有穿著黑袍的宦官飛快地跑過去,弓著腰把一片片竹簡撿起來,然後迅速退回到黑暗中。

嬴政又拿起另外一卷,這一次他甚至沒有解開捆繩,直接把它扔到一位侍女的頭上。那位侍女驚叫一聲,腳步卻不敢挪動分毫,如花似玉的臉登時被砸得鮮血淋漓。勤勉的宦官們出現在侍女的背後,悄無聲息地把她抬出瞭殿外。

“那些混蛋難道把朕當成是文盲嗎?!”

始皇帝的吼聲響徹整個大殿,他憤怒地拍著桌子,甚至把酒爵都震翻瞭。琉璃色的美酒灑瞭一地,把從燕地運來的名貴毛毯洇濕。但是沒人願意冒險靠近這位盛怒的君王,他們隻是惶恐地站在遠處,大氣都不敢出一聲。

嬴政象一隻困在籠中的老虎,焦躁不安地來回踱瞭幾圈,然後下瞭一個命令:“把李斯給我叫過來。”大殿上的人如釋重負,這個命令立刻被原封不動地執行瞭下去。

嬴政跪回到座位上,雙肘拄在桌面,伸出兩隻修長的食指揉瞭揉有些發疼的太陽穴。他看著面前堆積如山的竹簡奏折,長長嘆瞭一口氣。治理一個國傢不容易,治理一個帝國更不容易。老聃怎麼說的來著?治大國若烹小鮮。在嬴政自己親自下廚連續煎糊瞭二十條魚以後,才準確地理解這句話的內涵。

北方長城被一個叫孟薑女的女人用共振原理毀掉瞭很長一段,蒙將軍要求更多的預算和勞工;邯鄲的新建館驛發生火災,燒死瞭五個貴族和二十個奴隸;舊齊國的商傢拒絕用秦半兩取代刀幣,甚至不惜用罷市來威脅;博浪沙的刺客至今還沒落網;徐福那個不靠譜兒的傢夥至今連封信都不回;甚至楚地有謠言說三閭大夫從汨羅江裡銜著粽子復活,號召大傢來反抗暴秦……

全國各地龐雜無比的報告洪水般地湧入咸陽,每一個事件都可能動搖大秦帝國的根基——但是這位皇帝卻因為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原因而束手無策。

這個問題亟需解決,嬴政心想,哪怕付出任何代價。

水鐘在刻盤挪動瞭兩分時,李斯來瞭。

李斯是個高高瘦瘦的中年人,身子挺得筆直,如同一柄刻刀。他的臉色永遠是蒼白陰鬱的,眼神卻閃著銳利的光芒。作為帝國的丞相,他的意見對嬴政至關重要。在過去的幾年裡,李斯完美地履行瞭丞相的職責,無論是在全國范圍大規模收繳管制刀具的嚴打活動,還是廢封置縣的朝廷機構改革,都搞得有聲有色。這個法傢的信徒就象是一具冷酷無情的青銅犁鏵,把橫亙在帝國面前的古老阻礙一一碾的粉碎。

嬴政看到李斯,露出笑容,揮手讓他免掉繁冗的禮節,直接跪到自己的對面。李斯照做瞭。

嬴政平靜地開口問道:“先生,朕現在統一瞭六國對嗎?”李斯對這個問題微微感覺到驚訝,但是他沒有流露出任何表情,而是恭敬地回答:“是的,陛下,齊趙楚魏韓趙燕,一個都不少。”嬴政點點頭,又問道:“現在朝廷的法令,已經可以切實地貫徹到各級郡縣;朕的每一道旨意,都能夠順利地傳達到每一個平民,對吧?”李斯“嗯”瞭一聲。嬴政又說:“我,現在是他們的皇帝,他們的父親,一個至高無上、不可忤逆的存在,對麼?”

“毫無疑問。”

嬴政的聲音陡然提高瞭八度:“那他們憑什麼用這種可笑的東西來羞辱朕!”他從桌子上的奏折裡丟出一卷給李斯。李斯展開竹簡,看到上面刻著許多字。他輕而易舉就判斷出這是來自於楚地的奏折。楚地的字很有特色,比如他們的“鳥”字比其他六國多出三橫,這代表瞭巫化的紋身,據說這是楚巫文化反映。

他很快閱讀完瞭一遍。奏折本身沒什麼特別的,郢城當地官員報告說楚將項燕有幾個遺族逃脫監視跑掉瞭。“這沒什麼大不瞭的,幾個遺老遺少而已。”李斯暗想,確信令始皇陛下大動肝火的是另外一個原因。

嬴政又丟過來另外一份奏折。這次是來自於泗水,那裡人喜歡把“鼎”、“鼐”和“鼑”寫成一個字,還在每個字周圍添加許多不必要修飾筆劃的,讓那些字看起來如同一隻隻蜷成一團的刺蝟。

奏折的內容仍舊無關緊要。無非是一個叫沛縣的小地方搞拆遷,一個劉氏的當地豪族對賠償不滿意。郡府允諾會讓該傢族的子弟在當地擔任公職,糾紛已經被順利解決。

相關推薦